跳到主要內容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隔離島藏品圖,第1張
隔離島

Yuki Kihara(1975)

藝術類 - 攝影

光柵印刷

2021

109x152.5x4.5cm(含框尺寸)

登錄號:05159

〈隔離島〉(Kamau Taurua Quarantine Island),是藝術家Yuki Kihara創作於2021年的作品。畫面中,Yuki Kihara身穿維多利亞式喪服站在中央,穿越時空扮演19世紀的薩摩亞女子「莎樂美」(Salome)。本作以光柵版印刷,黑白為基調,畫面中的雲影、天光與海色,都會隨著觀看角度變化,展現出豐富而細緻的影像層次。
Kihara穿著黑色喪服的行為/攝影創作發展多年。作為一位具有薩摩亞和日本血統,同時自我認同為薩摩亞第三性(fa'afafine)的藝術家,Yuki Kihara的創作具有顯著的跨領域、跨文化流動特質。她致力於改變單一主流的論述結構,亦對太平洋地區的身分政治和文化脈絡有深刻關懷。從2013年的《我們從哪裡來?我們在哪裡?我們要到哪裡去?》(Where do we come from? What are we? Where are we going?)系列、2017年《Te Taenga Mai o Salome》(抵達薩摩亞)系列,再到2021年的《隔離島》(Quarantine Islands)系列,都有Kihara化身莎樂美的身影。
藝術家穿著厚重黑色喪服,走訪太平洋島嶼中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。Kihara之所以選擇如此打扮,乃是受到一張名為〈Samoan Half-caste〉(1886)的歷史相片啟發[1]。 照片中的女主角莎樂美身著黑色高領長裙,手持摺扇,面容恬靜;然而,長裙的質料和厚度與薩摩亞傳統衣著的顯著差異,仍彰顯出殖民情境給當地強制帶來的改變……Kihara扮演「莎樂美」的攝影,則是對表演的紀錄,同時也是另一種創作產出。在這些攝影作品中,都有「莎樂美」若有所思的背影,安靜凝視景物背後的幽微歷史。Yuki Kihara意圖藉此擾動既有的主流觀點,以「莎樂美」的模樣,悄然喚回隱藏的脈絡與聲音。
2021年,恰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藝術家為了創作《隔離島》系列,來到奧特亞羅瓦-紐西蘭(Aotearoa New Zealand)的奥塔戈港(Otago Harbor),造訪港中央曾作為疫病隔離站的幾座小島。在19世紀時,當歐洲移民遠渡來到紐西蘭-奧特亞羅瓦,這些小島往往是他們被直接隔離的第一站,甚至是埋骨之地[2]。本館所典藏的〈隔離島〉(Kamau Taurua Quarantine Island),則是其中相當精彩的一件。《隔離島》揭發了管控致命病毒背後的代價,探討殖民觀點下,「島」(邊緣、遙遠、孤立且未開發)如何被主政者策略性的視為維繫「大陸」利益的地域,更以隱喻的方式串連不同時空環境,思索這些島嶼可以對現今後疫情時代提供什麼樣的智慧。作品之中,Kihara所扮演的「莎樂美」獨自佇立於海岸,腳邊是往天際延展的廣渺海面。這些海水雖曾經作為「隔離」島與陸的屏障,卻同樣也能成為人與人連結的途徑。藝術家希望透過創作提醒人們,所有人終究透過海洋彼此聯繫,而非互相隔離。(撰文│高雄市立美術館研究發展部助理研究員 徐柏涵)

[1]由攝影師湯瑪士‧安德魯(Thomas Andrew)所拍攝,參見紐西蘭國立博物館(Museum of New Zealand Te Papa Tongarewa)網站:https://collections.tepapa.govt.nz/object/1238621(2022年3月10日檢索)。
[2]本館典藏作品〈隔離島〉拍攝於名為「隔離島/Kamau Taurua」的小島。小島於1961年首建隔離站(1863啟用),此後至1915年,共接收過41艘船;至少9,000名乘船而來的歐洲移民,因船內有會傳染的麻疹、猩紅熱等在此被隔離,其中包含至少72個死亡案例。參見該島官方網站:https://quarantineisland.org.nz/index.php/about-us/history/https://collections.tepapa.govt.nz/object/1238621(2022年3月10日檢索)。